专家赋能促成长,集智规划启新程
——幼儿园规划课题申报之专家指导活动
春意盎然,研思正浓。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质量,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质量,科学谋划幼儿园未来五年发展路径,聚焦儿童全面发展、课程创新实践与文化育人深化等核心方向,3月28日,我园组织召开课题申报专家指导活动。活动特邀学前教育领域资深专家张晗教授现场指导,课题组成员与青年教师代表共同参与,通过深度对话与思维碰撞,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传承积淀 共绘蓝图
会议伊始,张艳副园长系统回顾了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传承脉络。过去十年间,通过持续聚焦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,幼儿园在课程资源开发、教师专业成长及幼儿综合素养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研究体系。面向接下来课题的新征程,园所基于前期研究基础,提出了多个前瞻性研究方向,既延续了文化育人的传统优势,又融入了新时代教育理念,力求在儿童发展、课程创新等领域实现新突破。
靶向指导 破题立新
张晗教授高度肯定了幼儿园“接续深耕、守正创新”的研究思路,强调教育科研需立足园所实际,既要扎根实践解决真问题,又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。针对未来课题规划,张晗教授结合四大研究方向提出具体建议:
丝绸文化传承: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支撑,深挖丝绸文化在环境创设、游戏活动中的育人价值,申报国家级课题;
生活历课程开发:紧扣“儿童生活经历转化”核心,将节气农事、自然探索等活动融入课程,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;
食育课程创新:结合吴文化美食资源,开发沉浸式食育场景,通过科学膳食干预与家园协同,助力儿童健康习惯养成;
儿童议事实践:聚焦班级管理优化,探索儿童参与规则制定、活动设计的可操作路径,培养民主意识。
在研讨环节,张晗教授对“儿童生活历培养”方向给予重点指导。
选题确立:强调从“真实性、价值性、创新性”切入,例如“自然体验活动中儿童自主探究能力培养”“节气文化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实践”,确保课题“源于真场景、解决真问题”。
研究目标:围绕“立足儿童的生活——共同研制生活历——重塑儿童生活的经历”三层次展开,既关注幼儿在真实场景中的行为表现,又探索教育策略的优化路径。
研究方法:采用“文献研究法+案例研究法+行动研究法”三法联动,通过文献夯实理论根基,依托典型案例提炼经验,借助行动研究动态调整策略。
基于专家建议,园所将组建“教师+保育员+家长”协同参与的跨领域团队,设立“生活观察组”“课程设计组”“家园共育组”等专项小组,通过定期研讨、案例共享、成果展评等形式,构建“全员参与、分层推进”的教研新生态。
分层赋能 蓄力成长
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需求,张晗教授特别开展课题申报专题讲座。他结合实例,从选题切口到成果呈现逐一解析:
首先,张教授针对选题内容,提出从“小而精”的真实问题切入,例如班级管理中儿童议事的实践探索、对特殊儿童开展健康饮食教育的策略等、注重与教育场景的深度链接;关于目标的制定,他指出青年教师需细化阶段任务,明确“问题诊断—策略设计—行动改进—效果验证”的实施路径,确保研究逻辑清晰;最后,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的视角,对成果呈现方式提出了细致且实用的建议。他着重强调,为全面、深入地展现课题研究成果,可以从多维度、多渠道着手,借助文献综述梳理研究脉络,基于大量调研数据撰写调查报告,以及凭借实践经验撰写经验论文等多元化形式,全方位、立体化地展示研究成果。
教育科研,作为推动幼儿园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对塑造优质教育品牌起着关键作用。我园一直致力于将教育科研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,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模式。此次,我园将以新课题申报为重要契机,全方位持续深化 “科研兴园” 战略。
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,我们会搭建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,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,通过教育研究更新教学理念,掌握先进教学方法,实现教师专业的进阶成长。同时,我们将以幼儿发展为中心,将研究成果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,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呵护幼儿的创造力与好奇心,为他们打造充满爱与关怀的幸福童年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研思并进启新程 智汇科研向未来